top of page

靜心書寫:與內在對話,讓靈感流動

文/卦山一號(張育嘉)


這一季,我給自己設下一個新的挑戰,希望能突破舒適圈,也能讓節目製作的負擔稍微減輕。於是,除了訪談系列之外,我開始錄製單口節目,這也是「卦山一號開外掛」的誕生。這個系列不會限定集數,當靈感來時,我就會與你們分享。


這集節目,我想和你們聊聊 「靜心書寫」 —— 這不僅是一種書寫練習,更是一種與自己對話的方式,一種讓內在更穩定的方法。


📍 Podcast收聽連結🔗 EP206【卦山一號開外掛】靈魂的深度聆聽,書寫療癒力❤️ 點此收聽





書寫,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


如果你長期關注我的創作,可能知道,我的身份有很多重:劇場導演、編劇、心靈創作工作坊的帶領者。而這些角色背後,有一條共同的主軸,那就是 書寫


我與書寫的關係,最早可以追溯到年輕時寫日記的習慣。當時,我每天睡前記錄當天發生的事情,卻常常發現,寫完後心情不一定變好,有時甚至更低落。那時的書寫,只是情緒的發洩,而不是轉化。


直到有一天,我決定改變方式—— 開始寫「好事日記」。每天睡前,我強迫自己寫下三件生活中的好事。最初,我完全想不出來,只能硬擠幾個微不足道的小事,例如:「今天陽光很好」、「早餐的咖啡很香」。但隨著時間推移,我發現,好事越來越多,甚至多到寫不完。


不知不覺間,我的心境變了,憂鬱的狀態減輕了,甚至在不知不覺中,我擺脫了對藥物的依賴。



靜心書寫:讓能量穩定下來


後來,我遇見了 《創作,是心靈療癒的旅程》(The Artist’s Way) 這本書,裡面提到一個極具影響力的書寫方式:晨間書寫(Morning Pages)。這個方法很簡單:每天早上起床後,還沒接觸外界資訊前,寫滿三頁,不停筆,也不回頭檢視。


這個過程看似簡單,卻有強大的影響力。當我們書寫時,思緒會從混亂到清晰,從浮躁到穩定。這種書寫方式,讓我意識到——書寫不只是記錄,而是一種調頻,一種穩定內在狀態的儀式。


身為高敏感族群(HSP),我經常能感應到周圍人的情緒,甚至還沒見面,光是透過訊息,就能共振對方的狀態。這讓我長期處於一種容易受干擾的狀態,而書寫成為了我最好的調頻工具。當我透過書寫,把這些能量穩定下來,我不再被外在干擾,而能更清楚地聽見內在的聲音。



晨間書寫,如何改變我的創作?


在晨間書寫的練習過程中,我發現了一件神奇的事:當我寫到第二個月,開始有一些「金句」自然而然地浮現。這些話語,像是來自一個比我更深層、更智慧的地方。我原本以為這只是巧合,但後來發現,每當我開始書寫,這些靈感便源源不絕地流動。


這讓我意識到,書寫不只是整理雜念,它更是開啟內在智慧的一扇門。這段時間,我學會了「油水分離」——能夠分辨哪些念頭來自內在的深層智慧,哪些只是頭腦的雜訊。當我開始依循這些內在訊息去行動,我的創作變得更流暢,靈感的湧現也變得更輕盈。


這個能力,後來不僅幫助了我的心靈狀態,也改變了我的劇場創作、我的說話方式,甚至我的生活模式。我開始學會更直覺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向,讓創作變得更純粹、更真實。



靜心書寫,讓你回到內在的空間


這幾年,我開始帶領靜心書寫的課程,透過這個簡單卻深刻的工具,幫助更多人與自己的內在對話。我發現,書寫不只是讓思想更清晰,更是一種靈性的練習——當你透過書寫,逐漸安靜下來,你會開始察覺到自己的內在聲音,而不是被外界的資訊牽著走。


很多人會問:「書寫真的可以幫助靜心嗎?」

我的答案是:是的,而且它是一種最平價、最容易實行的方式。

你不需要昂貴的課程,也不需要特殊的儀式,只需要一支筆、一張紙,每天花 15 分鐘,讓你的思想、情緒、靈感自由流動。


這就是為什麼,我始終相信靜心書寫的力量。它讓我們的情緒找到出口,讓我們的內在更穩定,也讓我們的創意真正地流動起來。



🌿 與我一起探索靜心書寫


📖 想更深入體驗靜心書寫? 最新的節氣靜心書寫課程招生中! 讓書寫成為你的內在導航,跟隨大自然的節奏,展開深度對話。🔗 立即報名 → 節氣書寫靜心 


🕯 無燼光茗香氛系列(精油噴霧‧合香‧蠟燭) NT$60 折扣碼,讓你的書寫時光更療癒!🔗 立即購買 → 澐之尚 2025 《無燼光茗》香氛 專屬折扣碼「esp2025」


🎧 還沒聽這集 Podcast? 🔊 EP206【卦山一號開外掛】靈魂的深度聆聽,書寫療癒力,這一集我聊了靜心書寫如何成為穩定內在的儀式,讓靈感流動,讓你更貼近自己的靈魂。❤️ 點此收聽 → 收聽連結


🎙 探索更多靈感與創作的旅程 ✨ 「藝術家的ESP」Podcast | 創作‧內在成長‧靈性探索 🔗 收聽更多 →Podcast 官方網站


📍 與我保持連結: Instagram @deep_listening333|Facebook 張育嘉的心靈與創作花園|LINE 官方帳號 @953kweek(獲取最新活動資訊)



コメント


© 2023 藝術家的ESP|Artist's ESP Podcast 

  • 藝術家的ESP FB
  • 藝術家的ESP IG
  • Line
  • Spotify
  • Youtube
bottom of page